有句話叫做“選擇即是放棄”。你選擇了去海南度假,你就放棄了去麗江;你選擇了和張三結婚就放棄了和李四結婚;你在某一時間選擇了去中國館就只能放棄去沙特館。同樣的,你選擇了去麥當勞做儲備店長就放棄了開個服裝店去創(chuàng)業(yè)。這里面因為放棄而產生的成本,就是機會成本。跳槽也是有成本的,但你知道嗎?頻繁跳槽對找工作有什么影響嗎?
在市場經濟時代,人才是流動的,職業(yè)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在準備跳槽前,一定要想清楚,你要付出什么,你能承擔得起嗎?
我們來舉個簡單案例來說明職場中有哪些機會成本。案例主角:張先生。某外企的人力資源經理,已供職8年,年薪20萬;現有一民企在向他伸出橄欖枝,希望他加盟成為公司的人力資源副總,年薪35萬。這個時候,如果他跳槽,其機會成本是什么?
跳槽注意事項:由跳槽引發(fā)的4個思考
第一,在外企熟悉而穩(wěn)定工作環(huán)境。包括業(yè)務熟練、人際關系和諧、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甚至還有工間的茶點和清潔阿姨的貼心服務,這些精神上的愉快是張先生留戀的。而這些未來的民企是不具備的,他覺得會損失2萬元。
第二,不能每天見到女兒的成本。民企在鄰近的一個城市,可以每周回來一次。公司有專車接送,交通倒是不用擔心,但是張先生太太才生了個女兒,才2個月大,如果不能每天見到可愛的女兒,他覺得下班后的時間很難過,精神損失6萬元。
第三,鐘點工費用。因為無法每天在家陪伴女兒和太太,需要多請一個鐘點工來幫忙清理家務和燒菜,一年約1萬。
第四,企業(yè)年金。外企的人力資源福利政策很周到,每月都按實際收入幫員工交企業(yè)年金。而這家民企成立時間不長,暫時沒有打算給員工企業(yè)年金。所以損失約3萬。
第五,企業(yè)運營的風險。外企所在的行業(yè)一直發(fā)展穩(wěn)定,而且企業(yè)業(yè)績不錯,內部管理成熟,而民企是進入的高風險行業(yè),就是幾個兄弟集資成立的企業(yè),處于原始的家族管理,這帶來的運營風險比較大,張先生根據對行業(yè)的認知,估計了損失大約5萬。
這么算下來,張先生的機會成本總額為17萬元,超過了跳槽帶來的貨幣增加值15萬元。所以張先生決定不跳槽。
通過這個分析,我們發(fā)現機會成本中有一種是可以用貨幣衡量的,是貨幣成本,有一種是無法用貨幣衡量的,比如快樂、滿足、成就感、舒適感等等,這些是非貨幣成本。很多時候我們難以確定非貨幣成本,或者根本就忘記估算非貨幣成本,而往往這個成本的錯誤估量會帶來當事人事后的后悔。如果你追求高薪酬,同時也評估過放棄現有舒適工作環(huán)境、便利的交通、穩(wěn)定的收入和和諧的同事關系帶來的成本,那么自然可以跳槽;如果后者在你心目中換算的貨幣價值遠遠高于前者,奉勸你還是珍惜眼前,好好工作。
不容忽視的頻繁跳槽三大危害
為什么不同的人對同樣事物的非貨幣評價不同?是因為其價值觀不同。張先生認為天天見到女兒是很重要的,甚至高過薪酬;而李先生認為只要能多給工資,多累多苦都愿意承受。而趙小姐則覺得發(fā)展空間最重要,她甚至可以接受半年的零薪酬。
為什么相同的人對同樣的事物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價?是因為其所處的職業(yè)周期不同。比如20歲出頭和40歲時候對創(chuàng)業(yè)的成本評估是完全不同的。20歲創(chuàng)業(yè)根本就不怕失去什么,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機會成本很低,但是40歲的中年人已經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的經驗、人脈關系、收入,如果選擇創(chuàng)業(yè),這些東西的貨幣估值自然是超過20歲出頭的時候。
只要是有選擇,就必然產生機會成本,選擇跳槽前,需要經過你的大腦,也需要多聽聽你的內心的聲音。
白領跳槽是想獲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