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一邊是怒氣沖沖的上級。
“怎么搞的?我不是明明交代過了嗎,為什么你做的完全不是我想要的?”
一邊是委屈不已的下級。
“我明明就是按你的要求去做的啊,怎么就不對呢?”
看上去似乎各有各的道理,那么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執(zhí)行的結果不到位?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接受任務的時候走樣了,很多人根本沒有理解上級的意圖,就匆匆忙忙開始執(zhí)行,最終做出來當然就不是最初想要的結果。
在某酒店集團的一次企業(yè)文化內訓課上,為了讓學員們生動地領悟到接受任務不走樣的重要性,講師高老師設置了下面的場景演練。
高老師請一位學員去一樓辦公室把他抽屜里的筆記本拿來,那個學員一聽,就“噌”一下子從五樓跑到一樓,可是不一會兒,他卻空著手回來了。
原來每個抽屜里都有筆記本,他不知道高老師要的是哪一本。
高老師笑了笑,告訴他是第二層抽屜里黑色的筆記本。
那位學員又“呼”地沖去一樓,結果上來的時候卻拿了三個黑色筆記本。他氣喘吁吁地告訴高老師,因為第二層抽屜里有三個黑色本子,他不知道高老師到底是要哪一本,就只好都拿上來了,讓高老師自己挑。
學員們都被他那無可奈何的樣子逗笑了。
高老師解析說,如果他一開始就跟學員交代清楚,要拿的是辦公桌右側第二層抽屜里,寫著該酒店企業(yè)文化的黑色筆記本;或者學員能主動問一下,是要拿什么樣的本子,是放在什么位置的,那他也就不用跑兩趟了。
當然,取筆記本只是件小事,可能還不需要多么重視,但是同樣的道理卻可以運用在其他工作中。
領導下達任務時,一定要確保下屬完全理解
對于領導來說,千萬不要把自己說過了等同于下級理解了。往往因為下面幾種原因,會導致下屬在接受任務的時候發(fā)生走樣:
聽了,不一定聽到了:
也許他聽的時候正好在走神。
·聽到了,不等于聽清了:
也許因為你表達不到位,他根本沒聽清楚。
聽清了,不等于理解了:
也許他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去做,甚至對此他還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理解了,不等于認可了:
或許你認為很重要,而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覺得不重要,甚至不值得去做。
認可了,不等于做到了:
或許他認為拖一拖再做、以后再做也沒關系。
所以,上級在布置任務的時候,一定要確認下屬已經(jīng)充分理解了任務內容。
下屬應主動采取措施確?!俺酝浮鳖I導指示
作為下級,為了在接受任務的時候不走樣,應該做到以下4點:
養(yǎng)成隨時帶上筆記本記錄的習慣
再好的記性,光憑腦袋記,還是會有遺漏,尤其是在任務的內容比較多的時候,這時候,一定要帶上筆記本,逐條記下來。
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問明白,不要糊里糊涂就去做
有些人在接受任務時,即使沒聽清楚也不愿意問:有的可能是對上級有畏懼的心理,不敢問;有的是怕問了,會讓上級覺得自己怎么那么笨,連這么簡單的事情都理解不了,由此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印象。
但作為一個執(zhí)行者,你有把事情做好的責任。與其等到最后做錯了、造成損失了、要返工了再來后悔,不如第一時間就弄清楚、做到位。
聽完任務之后,要復述一遍,確保沒有遺漏
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聽過了,不一定就全記住了。復述一遍,即使有遺漏,也能第一時間把它補上來。
對于任務中容易出錯的地方,要再三確認
比如領導交代你,“你去把這份報告準備一下,盡快交給我?!?/span>
這時候,“盡快”到底是個什么概念,就很容易產生誤解。
如果是一名優(yōu)秀的下級,就會立即確認:
“如果我明天下午5點之前把報告交給您,您看來得及嗎?還是需要更早一點?”
在得到確定的答復后,就能夠避免差錯的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