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團隊經常有一些比較能干的員工,為項目經理排憂解難,因此漸漸得到項目經理器重。由于互相依賴,兩者很容易發(fā)展成為朋友關系,有的項目經理甚至將員工當作“心腹”看待,借此來籠絡員工,這其實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
從廣義上來說,同事也是朋友,同事之間也是存在友情的。在正常情況下,項目經理與每個人的距離是相等的,整個團隊保持一種平衡。如果項目經理與某位員工建立了過于親密的朋友關系,這種平衡將會被打破,從而影響整個團隊的凝聚力。
1得不償失的朋友關系
表面看上去,工作與朋友并不矛盾。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長期工作,在同事之間產生友誼,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有助于建設凝膠型團隊。但對于一個管理者而言,如果表現出與下屬有親密的朋友關系,那就實在不妥了。在項目中,朋友關系不但會大大折損項目經理的威信,而且對整個項目團隊還會產生許多其它負面的影響。
(1)無法客觀公正
一旦下屬成為朋友,項目經理在工作就難以像以前一樣做到公正客觀。畢竟在公司工作主要是講原則,而朋友之間則要講感情,如果朋友這間處處以真理為依據,以大是大非為準則,這樣的朋友估計是做不長的。同樣如果工作中帶進過多的感情色彩,工作也會變得難以開展。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和員工成為朋友這后,碰到下面這些情況你會如何處理:
●朋友在公開場合發(fā)表不恰當的言論,或者打亂項目內的等級秩序和工作流程,你會像批評其他人一樣直接批評他嗎?還是用對方可能聽不懂的話進行暗示提醒?
●在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時,你會不會因為感情原因,不自覺的拔高一些他的分數呢?
●在其任務不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時,你的要求是不是也降低或更富有彈性了?
●你是不是不能像以前那樣自然的來檢查他的工作了?
●在檢查他的工作時,發(fā)現了技術問題,你是不是也不好意思進行指導了?
●在他變得自以為是、經常對你提一些不切實際的建議和要求時,你是不是也無可奈何了?
一邊是原則,一邊是友情,該如何抉擇?這就是把朋友關系帶進工作后,項目經理面臨的困境。面對上面的這些問題,項目經理要想持守中道,就必須摒棄感情的因素,以原則為導向,以事實為依據,做出冷靜的選擇。這樣,不管將來項目中會出現什么問題,項目經理都可以做到問心無愧,進退有據。
?。?)給所有成員帶來錯覺和困擾
工作中的朋友關系不只是給雙方帶來不便,而且會給其他員工帶來錯覺和困擾,從而影響項目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在IBM日本總部曾發(fā)生過一個著名的“東京事件”:
IBM“東京事件”的起因,是IBM東京公司高層決定秘密重獎幾位工作出色的骨干分子。這件事本來是機密,在美國IBM本部也是一種例行的激勵手段,但讓管理層意想不到的是,領獎的幾個人剛走不久,一些沒有得到獎勵的人就跑來要求辭職。他們這么做倒不是出于鬧情緒,原因很簡單——別人被重獎,而自己沒有得到獎勵,證明自己工作成績不突出,得不到領導認可,繼續(xù)“混”下去沒勁,還不如自己知趣點,主動申請走人,免得日后被老板裁掉那么尷尬。令管理層更想不到的是,等這些人剛走,那些受到獎勵的人又跑來要求辭職!原因更簡單——由于自己被老板重獎的原因,害得同事們丟了飯碗;而同事因此辭職又害得公司工作陷入了被動。所以是既對不起同事也對不起公司,只好堅決辭職,以謝同事和公司。
這個事件看起來很詭異,對骨干員工的獎勵居然會導致所有員工辭職,但這件事同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對個別的秘密獎勵破壞了員工之間原有的平衡關系。這件事也讓我對日本人的團隊精神刮目相看,我想這也是我們該好好學習的地方。
雖然故事中是對部分員工進行物質獎勵,與我們談的朋友關系似乎沒有什么聯系。但兩者對團隊和諧的破壞是相同的,我們完全可以進行類比。項目經理和下屬的朋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好比是對個別員工的特殊獎勵。其他員工會想,“既然經理跟他這么親近,對我們這么疏遠,想必我們沒有什么價值”,這樣團隊的士氣必然大打折扣。項目經理的同事朋友回頭一想,也許會覺得“經理對我一個人這么好,肯定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我還是離經理遠一點才好”。這樣一來,整個團隊都會陷入不必要的困擾中。
一個和諧團隊內部,員工之間會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它源自項目組成員之間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以及相互之間的樂于接受的評價和看法。一旦組織內部出現某種特殊關系,這種平衡就會遭到破壞。
在項目中如果項目經理與個別員工建立親密的朋友關系,這對其他人的思想觀念會產生很大的沖擊,搞不好就會其他人“三觀盡毀”:
●對自己的看法
他們會想,是不是經理認為我能力差?我在團隊是不是不重要?在考核或分配獎金時項目經理會不會也厚此薄彼?在被批評時,會想經理是不是有意對我刻???不行,看來沒有前途,要走人了!
●對項目經理“朋友”的看法
那個家伙編程不怎么樣嘛,有問題還不是問我?只會花言巧語,博得經理高興。
●對項目經理看法
這個項目經理不怎么樣,沒有威信,喜歡聽好話,跟著他干沒前途。
也許那個下屬確實能力超群,也許項目經理能夠盡力把握公正與平衡,但這些不足以挽回項目經理因表面上“偏心”給團隊帶來在傷害。
2正確認識員工與公司的關系
為什么項目經理難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項目經理具有雙重身份。當面對員工和客戶,他代表公司;面對老板,他又代表員工。因此項目經理經常需要處理公司與個人之間的一些問題,一個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也必然更加懂得公司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很多公司為了提高凝聚力,宣稱“員工是主人翁”、“公司是大家庭”等等,這得到無數人的認可。既然公司是家庭,那員工也就是家庭成員了,這樣看起來員工與公司的關系應該非常親密,員工之間也應該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才對,那項目經理與員工怎么連朋友都做不得了呢?
寫到這里,不由得想起了在2004年聯想公司的裁員風暴中,曾有一篇流傳廣泛的文章叫《公司不是家》。作者目睹了曾經一起為夢想奮斗、以聯想為家的同事,幾天之內一批批被遣散。被裁的員工事先都完全不知情,在面談之前,他們的一切手續(xù)公司都已經辦完,郵箱、人力地圖、IC卡全部被注銷,當他們知道消息以后,兩個小時之內必須離開公司。
作者在文中傷感的寫道:“我突然想起來二戰(zhàn)時某位著名將軍說的話:“我讓士兵上戰(zhàn)場的時候,我會把他們想象成一堆螞蟻,而不是人。因為我一想到他們有妻子、孩子、父母,我就不忍心讓他們去送死?!辈恢李I導在討論名單的時候,是把我們想象成螞蟻嗎?……我想,我比許多人都體會深刻。員工和公司的關系,就是利益關系,千萬不要把公司當成家?!?/span>
聯想董事長柳傳志也對這篇文章做出了回應,他說:“我很抱歉地對《公司不是家》的作者說,我們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元慶只能從企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從大局的角度看問題,這才是最根本的以人為本,最根本的為員工負責。如果元慶真的用為局部員工負責的方法去考慮問題,企業(yè)就會陷入一片兒女情長之中,完全無法發(fā)展,中國就會失去聯想。因此企業(yè)前進的主旋律只能是戰(zhàn)鼓,是激昂?!?/span>
大裁員是一件很慘烈的事情,但這不能怪公司,它的生存法則決定了它只能這么做。
通過聯想這位員工與老板的對話,其實已經清楚的把員工與公司的關系說出來了,其實公司根本不是什么家,只是工作的地方而已,公司出錢請員工干活,就這么簡單。柳傳志說裁員是為了更好的以人為本,如果公司是家的話,那這就好比家長對孩子說:“為了讓全家人都有飯吃,我只好把你仍掉了”,豈不荒謬?所以那些號稱“公司是大家庭”的老板們,如果你們做不到永不裁員、永遠要給員工生活的保障,那還是請你們自行撤下這虛偽的面具吧,因為沒有哪個家庭會拋棄自己的兄弟和子女。作為員工,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你和公司之間就是一種利益關系,你是為自己工作,絕不是為了公司這個“家”。你之所以在這里工作,是雙方利益的需要,絕不是感情的原因。柳傳志所說的“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其實質只是利益不同而已。
話已經說得很白了,看上去有點殘酷。有些人覺得傷感,好像自己對公司的感情被一棒子打入冰窖,就好像一個活生生的人,突然失去了血肉、變成了骷髏一樣。其實大可不必這么想。員工與公司有其相處的模式,只不過這種模式絕不是家庭模式,也不是朋友模式。我們應該坦然面對,細心揣摩,謹慎把握。
項目經理作為管理者,在與員工的相處中,他就代表著公司的利益,這個定位不能錯。定位錯了,一切都會跟著錯。經理把員工當朋友,其實就是一種定位的錯誤,雙方都應該明白這一點。
3怎樣對待所倚重的員工
中國人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結,因此很多管理者想對骨干員工進行感情籠絡,以使其長期為公司服務,這可以理解。一個組織中有可以倚重的員工,是一件好事,但怎么用好這些得力干將,就需要好好思考了。感情籠絡其實是可以的,只不過要把握好分寸。記住:官場可以有“心腹”,但是職場不行。
在處理好與骨干員工的關系方面,我有以下幾條建議:
(1)讓每個人都站在圓周上
也就是所有員都一視同仁。著名職業(yè)經理人唐駿的曾提出一個處理管理者與員工關系的“圓心理論”——公司所有的員工都是在圓的周邊,管理者在圓心,這就是說管理者和每個員工的距離都是等距離的。
這種圓心距離是一種理想的上級和下級的關系,在這種模式下,團隊內部保持了相對的平衡,員工一旦沒有這樣的平衡,就會有種危機,擔心自己是否明天會失寵。這種圓心理論就是讓大家感覺到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機會,只有去努力,認真工作創(chuàng)造成績才是真正的發(fā)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