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心態(tài)也是人所需要的健康心態(tài),唯有心理心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我們在生活和工作才能不產(chǎn)生非分之想,不做出格的事。與之相對的是心理失衡,人一旦處于心理失衡狀態(tài),那么非分之想和不良舉動就會隨之而來,嚴重者距離成為某類型的“變態(tài)狂”也不遠了。
對員工而言,如果心態(tài)不平衡,就容易產(chǎn)生一些不良想法,做出一些不良舉動。如,我干嘛這么賣力地做工作?我干嘛因為那點工資就在單位加班?我造出來的東西,我自己拿走幾件有什么?領(lǐng)導憑什么那么訓我?我干嘛這樣低聲下氣地給顧客解釋這么多?我又不認識他!我干嘛說公司好?公司又不是我們家!
任何組織的健康運轉(zhuǎn)都需要和諧,如果一個組織中全是如上這類想法的員工,那么這個組織就難以達到和諧,甚至無法運轉(zhuǎn),所以,具備一個平衡心,也是組織的需要,是職業(yè)化對我們的要求。
那么我們?nèi)绾螕碛衅胶獾男膽B(tài)呢?這首先要求成為一個“老實人”。
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被人稱為“實在”的人,往往也會被稱為“老實人”,講難聽些則可能會被人稱做“傻瓜”,仿佛人一老實就要犯“傻”。其實不然,就工作而言,往往不需要我們投機取巧,踏實肯干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也是領(lǐng)導最喜歡的,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
就拿“傻瓜”這個詞來說,它本來也不是貶義的,而是特指那些誠實而快樂的人。
在顧頡剛先生的《史林雜識初編》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古時候,有個叫瓜州(今甘肅瓜州縣)的地方居住著一個叫“瓜子族”的部落。瓜子族的人們忠誠老實,十分厚道,也十分快樂。別人雇他們干活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終日不停地勞動,并且還以此為樂,這在有些懶惰的人看來是十分愚蠢的。于是人們就稱他們是“傻瓜”,由此便演繹出“傻瓜”一詞!
其實,“瓜子族”們干得挺快樂的,正是樂在其中,旁觀者還不一定有這些“傻瓜”快樂呢?卻笑人家傻,實在是更加可笑。
所以,社會上千千萬萬的人中,究竟誰傻誰不傻,并不是人人都看得清和識得準的。因為人與人心理平衡的杠桿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以能幫助人為樂事,看到別人快樂他也快樂,別人不高興他也不高興,那么對這樣的人而言,是否能讓別人高興就是其心理平衡的支點;有的人愛偷懶,少干活就高興,比別人多干一點心里就不平衡;有的人自私心重,總想著自己能得到的更多才好,要是看到別人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他心里也會不平衡。
不懂得平衡的人,總是會被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影響,迷失了方向,迷失了人生。唯有自己的心中有平衡的力量,才不會把選擇的自由交給別人,才能把握人生的平衡。
要知道,很多取得大成就的人,以及一些生活愉快、人生知足的人其實都是些“老實人”。有這樣一句話“成大事的人,都是靠吃虧走向成功的。”因為他們能掌握自己心態(tài)的平衡,不在乎一點一滴的得失,不去一斤一兩地計較,他們常常對別人眼紅的東西無動于衷,對別人躲避的東西默默承受。但最終他們卻成功了,而那些不老實的人卻沒有。
我們要搞明白,你是想影響別人,還是被別人影響?心態(tài)平衡的人,總是能影響別人,心態(tài)不平衡的人,總是被別人影響。對正常人而言,“老實”或者“傻”在某些時候其實是一種大智若愚。因為她們的心態(tài)才真正地平衡,她們才是真正地聰明。
有一個小孩,大家都說他很傻,因為他總是分不清錢幣的大校于是大家便常用五分和一角的硬幣逗他玩,讓他說哪個錢幣大,說出來就讓他拿走哪一個,這個小孩子每回都說是五分的硬幣大。大家便大笑起來,并都以此取樂。有一次,一個很善良的老頭在這個小孩子又一次被別人取笑后,偷偷對他說,你不要再說這個五分的大了,那個一角的價值是這個兩倍大呢!這個小孩子呵呵笑了一下,對這個老人說:老爺爺,如果我說一角的大,那么他們還會每次都給我錢幣玩么?據(jù)說這個故事中的小孩子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tǒng)威廉?亨利?哈里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