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塞的壞情緒,是留還是丟,完全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年輕的曼德拉因為抵抗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而被判無期徒刑。1962 年被送往羅本島時,一名獄卒告訴他:“你一定會死在這里。”他被列為最低等級刑犯,半年只能見一位訪客。他母親來看他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來年他的長子也身亡,他連喪禮都不能參加。當曼德拉終于被赦免時,他已經(jīng)坐了27年的牢。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牽著妻子的手,走出了監(jiān)獄大門。他在回憶錄《漫漫自由路》寫道:“當我步出那扇門,走向自由時,我心里明白:若不把仇恨留在那個地方,就等于繼續(xù)坐牢?!?/p>
成為南非總統(tǒng)后,曼德拉邀當年曾要求處他死刑的起訴人共享午餐,以前的監(jiān)獄主管還被他欽點為駐外大使。曼德拉的寬恕令人贊嘆,民眾封他為圣人,但他笑著反駁:“不,我絕不是圣人,只是個不停想讓自己進步的罪人!”曼德拉實在很聰明。他選擇放下仇恨,也可以說是個務實的決定:一來,他知道很多人想借用為他申冤來操縱種族對立,而這萬萬不可;二來,他知道自己若放不下仇恨,可能早就死在那個離島上了。
人只要回想自己過去的怨恨,心情會明顯變差,身體也會立即分泌大量的壓力荷爾蒙皮質(zhì)醇,長期累積會使抵抗力下降、甲狀腺功能、肌肉和骨質(zhì)都會受損。仇恨是動力,但也是致命傷。曼德拉比喻得最好:“留住怨恨,就好比自己喝了毒藥,但期望敵人會被你毒死!”
“怨氣”與工作壓力不同。工作遲早會結(jié)束,心結(jié)卻往往無解。塞滿了腦袋,就減少了其他思考的帶寬。打個比方:假設你在海邊撿貝殼,卻發(fā)現(xiàn)背包里裝滿了沙,你應該會先把沙倒掉吧?聽起來理所當然,但很少人辦得到。人生難免有沖突。每一段誤會、每個結(jié)下的梁子、每口吞不下的氣,都好比行囊中拖累我們的沙石,導致錯失幸運機會,或做出后悔的判斷。投射現(xiàn)今職場,常見到自私報復心態(tài),毀了明明能雙贏的好事。
在命運的岸邊,太多人背著滿袋的沙,撿不到幸福的貝殼。只見他們額頭爆著青筋,咬著牙喘著氣說:“我要找到當初給我這袋沙子的人,加倍奉還!”問題是,那個人可能早追不到了,但有些人寧可扛一輩子,也不愿把那袋沙隨手倒在沙灘上。沒錯,那是別人塞給我們的,但留還是丟,完全是你自己的選擇。選擇放下,才能重獲該有的平靜。
若你經(jīng)常悶悶不樂,擺脫不掉負面情緒,思緒不透徹,或許得問問自己:是否有些舊帳該放下了呢?實驗已證實:懂得寬恕的人不僅比較健康,還比較長壽。當然,“放下”說得瀟灑,卻談何容易?諒解是一念之間,卻也是最困難的轉(zhuǎn)念課題。
我們要先記住——
■諒解不只是“算了”
有些人吵架時習慣說“算了!”但其實你知道他心里不那么認為。如果“算了”也真的釋懷,那“算了”很好,但很多人說“算了”只是逃避或消極的氣話。
諒解不只是“算了, forget it!”而是:“不再以尋求報復或加深傷害的負面心態(tài)對應往事,而是以化解問題并減少自己的心理負擔為目標”。
■諒解不等于縱容
諒解不等于縱容或默許傷害你的行為,而是讓你排除情緒的捆綁,以清楚的思緒處理問題。正如有人說的:“寬恕你的敵人,但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闭徑饽芙档拓撁媲榫w,但不要忘了其中的教訓!
■不要堅持“公平”或“對”
人生本就不公平。既然諒解就不要強求扳回一城,也不要堅持對方一定要承認你是對的。有句話對我很受用:Do you want to be right, or do you want to be at peace?你要堅持自己是“對”的,還是你要讓自己獲得平靜?
若能做到原諒,這帶給你幸福的提升,絕對會超乎想象
根據(jù)研究,當實驗者用“同理心”和“寬恕態(tài)度”思考舊傷時,原本的壓力反應能恢復正常,效果比“忍受”和“正向思考”好得多。 沖突源自不同立場,而每個人在自己的立場都覺得自己是對的?!罢徑狻庇小罢彙币灿小敖狻?,設法換個角度,揣測對方立場,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對方過失,也比較容易找到化解沖突的共同點。
在一張紙上寫:“我選擇開始原諒_____”,填入你要原諒的對象。寫“選擇”很重要,因為這始終是你的決定。“開始”也是關鍵詞,因為原諒未必能一次到位,但起碼你踏出第一步了。然后再補上:“……因為我要自己更幸運。”這么寫是為了提醒自己:諒解的好處是自己享受的,你的選擇是為了要自己過得更好!若你能辦到這一點,這個意愿將帶給你的正面能量和幸福的提升,絕對會超乎想象。
所以,勇敢把沙子倒出來吧,愈多愈好!你的袋子愈空,心理就愈健康、開朗,也愈有空間察覺捕獲幸運的機會。(資料來源:《30雜志》;文/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