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是在疑問“什么才是最好的職業(yè)?”,我喜歡的哲學家周國平先生曾表示,最好的職業(yè)是“有業(yè)無職”,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職場故事,一位知名軟件外企Oracle的職業(yè)經理人,在年少得志、事業(yè)順利、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突然選擇從外企離職的故事,簡稱一個職業(yè)經理人離職的故事。
打工被重用,可能是陷阱
外企,打工被重用,很可能是人一生最大的陷阱。為什么這么說?我記得我小時候,我跟我爸下象棋。我一會兒吃個車,一會兒吃個炮,吃得特過癮,但我吃了我爸的車馬炮我還是輸。后來我才明白,我光顧著吃子了,忘記了下棋的目的是將軍。人生也是,有大的目的,也有小的目標,小的目標卻往往讓我們忘記了大的目的,你本來很有理想,但你被重用走在職場成功的路上,你適應了,繼續(xù)在這里呆下去吧,不滿足;可讓你放下,又舍不得。理智告訴你,要出來;恐懼卻告訴你,不要出來。一會兒這個占上風,一會兒那個占上風,白天還這樣想,晚上就不一樣了,喝酒前和喝酒后,也不一樣。因為,人都害怕失去眼前的東西。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
你是你自己的有限公司
有本書,叫《你,有限公司》,這個提法挺震撼人的。我想,我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有限公司來經營的。(好獵頭網: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其實就是李欣頻總結的:建立自己的風格與專業(yè),把自己當做一項事業(yè)、當成個人品牌在經營,創(chuàng)造自己名字的價值,幫自己建一個別人拿不走的身份。這句話已經成為我個人愿景的頭條。)
我把我的“自助游”規(guī)劃為三步曲。第一步,用三到五年時間,建立經濟保障,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滿意的生活。第二步,35~40歲,開始享受人生,環(huán)游世界,去法國南部品葡萄酒,去歐洲自駕游,去非洲看大象,去阿爾卑斯山滑雪,自由地在世界各洲間來來往往。第三步,也就是40歲以后,我要做慈善,開始助人。我要拿自己的錢做一個基金會。人這輩子,總得干些什么事,不說崇高,但要有意義,有價值,像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他們,不就是這樣嘛。我的這個規(guī)劃,時間可能略微有調整。我覺得,我只有這樣生活過,我才不會后悔。
我能品出廚師的心情了
出來了,有了好多時間。才發(fā)現,現在有時間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有了時間,你內心的速度就慢下來了,就敏銳了,你的五感就打開了,慢慢地全醒了,生活最本質的味道就出來了。比如,以前吃飯,光說話了,腦子全在事上,飯的美味過去了?,F在,我能品出廚師的心情了。廚師今天不高興了,做的菜味道就不對;高興,他的菜就會反映他特別愉悅的心情。飯吃到這個份上,就有滋味了。(好獵頭網:時間自由、財務自由才能有閑情逸致享受慢生活的快樂,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什么才是最好的職業(yè)
最好的職業(yè)是有業(yè)無職,就是有事業(yè),而無職務、職位、職稱、職責之束縛,能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藝術家、作家、學者,當然,前提是他們真正熱愛藝術、文學和學術。否則,職位、職務、職稱俱全而唯獨無事業(yè)的所謂學者、作家、藝術家,今天有的是。
這個職場故事告訴我們有業(yè)無職是一種境界,讓人向往,也促人奮進,有業(yè)無職才是最好的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