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字談到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達成一致。每個人都在盡可能地澄清自己的觀點,并且疑惑為什么對方不能理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說的足夠明白,但談話總是毫無進展。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困境,令溝通變得低效?
首先,你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每個人的興趣點、關注點、價值取向、情感構成有比較大的區(qū)別。因而,每個人對事物會有不同的觀察、感受與評價,即使是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是如此。于是你所看到的對方未見得見到,你所理解的對方未必理解。
其次,觀察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我們每天接納的信息太多,因此我們經(jīng)常會自動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只會收集、關注那些可以用來支持自己觀點的依據(jù)。這些依據(jù)往往又用來佐證我們過往經(jīng)驗或觀點的正確性。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我們看到的往往是我們想看到的,于是,我們的記憶也直接影響著我們當下的觀點。
最后,在溝通過程中,有些人對其他人的觀點采取視若無物的態(tài)度。表面謙卑,不斷用“嗯、啊”進行附和。但實際上并沒有真的在聽,因為你所說的不過是你想表達的,與我對這件事情的觀點無關,甚至有的時候我還會認為他人不可理喻。我們覺得所深信的觀點與維度,你根本沒有聽懂。所以,我們之間的聯(lián)結是處于屏蔽狀態(tài)的,我的注意力并不集中,眼神游離、腦海中思緒波動、手中不斷地做著小動作……
如何才能改善對話的質量,讓大家的交流更加深入、理性呢?
1.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別人看到的
你所看到的“各種事實”,你所觀察到的東西,對方很有可能是沒有看到的,你認為一清二楚的內(nèi)容,也許他人根本就沒有看到;所以我們真的需要在對話之前,請大家把各自看到的談出來,形成一幅相對全面的拼圖,然后基于此來做深入的交流;
2.對你們認為已經(jīng)統(tǒng)一認知的術語進行重新梳理
上個月在一家高科技公司的運營工作坊上,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覺得大家都很努力,但實際運營過程中總有執(zhí)行力不暢的感覺。他篤定地認為九名高管對戰(zhàn)略理解是一致的,不需要再次重新梳理了,只要針對運營過程中的執(zhí)行力展開就好了。為了更好的梳理問題,我請每位高管寫下他自己對戰(zhàn)略的理解,包括創(chuàng)始人在內(nèi)一共得到了十六個答案,只有個別人與創(chuàng)始人是一致的,有些答案還是相互矛盾的?,F(xiàn)場所有的人都很吃驚,他們原來也認為應該是一致的,因為每天都在工作會議中碎碎念,卻沒想到每個人腦海中的圖景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在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帶領團隊努力工作,這也難怪會出現(xiàn)戰(zhàn)略執(zhí)行性不一致的情況。
3.想辦法縮小雙方的認知差異
個體間的理解差異是永遠存在并且?guī)缀鯚o處不在、無時不在的。首先需要理解這個觀點,然后主動面向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對話中通過以下方法檢查雙方的認知差異:
我的觀點是什么?這里面有沒有哪些是我個體的假設,這些假設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的?
對方的看法與感受是什么?
我們之間的觀點一致嗎?哪里是相同的,哪里不一致?
不一致的部分,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nèi)绾慰s小我們的認知差距?
4.用提問而不是陳述的方式獲取更多信息
在日常溝通中,提問遠比陳述顯得更有力量。因為,在陳述過程中,你不斷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無法獲得更多地信息,從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言多語失”的風險。熟悉溝通的伙伴都知道"講的越多,可能錯的越多”。
提問恰恰與陳述相反,當你提出有質量的問題的時候,你可以獲得你想要的信息,而讓對方更多地陳述他的觀點,也會使對方容易講出他在這件事情上更具體的想法。
5.別把人“物化”
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很容易把人物化,比如我們在和某位部門代表溝通的時候,往往會把他物化為某個組織的代表,從而忽略了他做為人的感受。這種感受越強烈,實際上給對方帶來的壓迫感、反感情緒會越強烈,問題的解決難度無形增大。所以就會出現(xiàn),他的任何解釋我們都會被理解為借口,根本聽不進去,錯失了可能獲得的合作可能。
在與他人開展對話時,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出隱藏在人們言論背后的真正想法。努力找出對方的更多信息、將自己置于對方的位置、努力看清對方腦海中的畫面,將會更好的了解對方、感知對方,最終取得對方的信任,促進對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