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老板“負責”的員工,前途甚是堪憂??!
添加時間:2018-07-24 11:28:03
瀏覽次數(shù):
0
職場中員工和老板的關(guān)系,通俗一點解釋就是雇主和打工者的關(guān)系,老板給你錢,你為公司賣命,二者各取所需。
雖然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是千萬不要被感情所束縛,因為人們所看重的感情往往是單方面的。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在成為霸主之前曾有過亡國被俘的經(jīng)歷。在他的手下有兩個重要的謀士,一個叫范蠡,另一個是文種。兩個都是曠世奇才,正是由于他們的輔佐,越王勾踐才得以復國,成為一代霸主。
然而在勾踐取得成功之后,兩位謀士的下場卻截然相反。一個浪跡江湖,被后人尊為財神;另一個留朝伴主,卻成了刀下亡魂。后世有人評論范蠡有先見之明,很早就知道勾踐可同患難,卻不能共富貴。故而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選擇離開。而文種呢?雖然也是人才,卻沒有識人之明,只能橫遭慘死。
其實這樣的評價不免有馬后炮的成分,放到今天的職場中,其實就是老板和員工關(guān)系的處理。對于老板來講,最不好處理的就是那些早先為企業(yè)立下功勞的老人。打不得,說不得,稍有不慎就會落下忘恩負義的罵名。
這些老人往往喜歡倚老賣老。常常把過去的成績掛在嘴邊,比如:當初如果沒有我,公司早完蛋了這樣的話。
我們且不管這些話是否有水分,那么過去的成就能否一直當成被吹噓的資本,當成老板要對你一輩子負責的“要挾”?老板也是普通人,當生意做到了一定程度可能也會更加現(xiàn)實。當“老人”沒用的時候,就算要背上過河拆橋的罵名,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將這些人踢掉。
范蠡的聰明或許不是看到了勾踐的為人,而是看到了越國的發(fā)展上限。留在越國,縱使國王感念有功之人,一輩子的成就也就那樣了。輔助君王成為一代霸主,除非你想造反,否則還有比這更高的功績嗎?
選擇另一條路,在別的領(lǐng)域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這才是范蠡為后世所敬仰的原因所在。那么職場人呢?要做的當然是不斷提升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而不是依賴老板的“仁心”。